打造数智株洲模式 赋能智慧城市发展
近年来,株洲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加快建设“智慧株洲”,以数据赋能为核心,构建“一体统领”“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端通达”“一键赋能”的“五个一”数智化发展模式,打造了数字政府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一)一体统领,提升城市数字能力。
以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为支撑,统筹建设株洲市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打造集新技术平台引擎能力和智能化决策应用能力于一体的“一体统领”新平台。目前该市已完成市县乡村四级政务外网全覆盖,1387个村(社区)高速光纤宽带实现村村通。持续提升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全市建成开通5G基站1822个、4G基站7892个、物联网基站1700多个,打造百项5G示范应用场景,成为全国52个5G试点城市之一,实现了城市主城区5G信号的全覆盖,并迈入5G商用时代。出台《株洲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管理办法(试行)》,加快推进非涉密政务数据全量归集整合和有序共享开放。统一建设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社会信用五大基础库,已归集人口数据412万条、法人数据53.5万个,地理空间数据60TB,电子证照数据160余万条、信用信息数据约1000万条,累计数据交换总量4亿条次,数据总量2亿余条。积极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通过市属国有企业推动政府数据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断激发政府数据要素价值。
(二)一网通办,优化政务服务体系。
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建成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四级联动平台,无缝接入国家、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两线并进,PC端、移动端、自助端、窗口端四端协同,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的“一网通办”改革模式逐步完善。截至目前,全市网上办件数达216万件,网民注册数139万个,网上可办率达到96%,其中三级以上网上可办率71.2%。省政府公布的市县两级217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累计办结事项148万件。今年10月以来,全市103个乡镇(街道)、1387个村(社区)的76项基层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一站式办理、一门式服务,全年基层在线办理事项已达8万件。
(三)一网统管,创新市域治理模式。
围绕“全域一张网、治理一平台”的目标,构建了株洲特色的“一网统管”市域治理创新体系,实现“网格加网络,事事有着落”,累计采集综治信息300余万条,融合10万路监控视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率达91.7%。获评全国综治工作优秀地市“6连冠”,4次捧得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数字城管覆盖135.78平方公里建成区,170名信息采集员对全市155个责任网格进行全天候巡查,153座建宁驿站、671台清扫设备物联智能全感知。自数字城管系统运行以来,累计采集城市管理问题信息600余万件,按期结案率超过97%,入选住建部《全国数字化管理案例汇编》教材。
(四)一端通达,打造掌上服务平台。
依托“智慧株洲”建设,打造了集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智慧株洲·诸事达”APP。充分运用人脸识别、CA数字认证、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证照等通用支撑技术,实现200余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掌上通办。2020年7月3日诸事达APP正式上线以来,注册用户已突破30万个,日均活跃用户超过3000人次,不动产、公积金、人社、医保等高频公共服务板块和2064个政务服务事项市民掌上实现“一端通达”, 真正让群众和企业办事“足不出户、诸事可达”。
(五)一键赋能,激活数字经济发展。
由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搭建了综合金融、公共就业、文旅消费等一批具有市场性、普惠性、直达性的网上便民惠企信息平台,今年已为44家金融机构牵线授信金额21.8亿元,发布各类招聘岗位5.13万个,提供求职信息2.68万余条,达成就业人数5.4万人,超额完成年度就业任务。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全市各类企业实现上云2.4万余家、上平台334家,形成以三大动力电子信息、工业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智能终端产业链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2020年全国工业APP和信息消费大赛在株洲举办,成功签约项目79个,投资额近800余亿元。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打造了阿里巴巴株洲产业带、株洲服饰电商城、服饰购等一批电商平台,2019年交易总额超过1100亿元,2020年有望突破1200亿元。
分享: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