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湘潭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见闻
按照惯例,大部分工业企业往年在正月初八左右复工。今年受疫情影响,这一时间普遍推迟。据市工信局统计,截至2月6日,全市有5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255人复工生产,分别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数量和规模工业企业平均用工人数的5.0%和8.3%。
与其等待寒冬过去,不如主动拥抱春天。可喜的是,这些开复工企业抖擞精神,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情况下,组织员工投入到紧张而有序的生产中。有的为疫情防控提供医疗防护物资,有的为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还有的为国企、重点工程提供原材料和设施设备等,他们克服困难,铆足干劲,与时间赛跑,向疫情挑战。
尽心竭力保供应
这些工业企业中,复工最早的要属医疗防护物资生产企业,为了给一线提供更多的医疗防护物资,它们中大多数在这个春节并未停工,而是开足马力加油干。
湖南臻和亦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不仅原有生产线满负荷运转,还新增了三条口罩生产线,员工从日常的80人增加至220人。湖南永霏特种防护用品有限公司也新增了一条医用防护服生产线,工作人员有序地开展生产,40余名工人日生产能力达3000套。
主要生产动物药品、饲料的湖南绿亨世源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在前几日复工,生产防疫所需的消毒剂。“我们消毒剂的库存现已清空,主要赠送给了周边地区防控疫情。”该企业财务主管段海燕说,目前复工的一条消毒剂生产线日产量为1吨左右。2月9日全面复工后,日产量可达3吨。
凝心聚力惠民生
疫情防控物资的生产紧张有序,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给是否有保障?
2月7日,记者来到本土企业龙牌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进门就被拦住,从头到鞋底被喷洒了一遍酒精消毒药剂。疫情防控期间,该公司对进入人员实行严格消毒,并对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区域每2个小时消毒一次,同时提倡员工自带餐具就餐,实行分批就餐制度,可容纳16人就餐的餐桌,仅允许3人同时使用。
“我们的员工大多为周边居民,现已有120人返岗。”该企业人事、行政总监张璨说,应市场要求,自2月2日复工以来,他们已开通三条白醋生产线,日产5000件。同时结合当前疫情防控需要,将产品主要投放在苏宁小店、京东、芙蓉兴盛、阿里零售等有配送服务的线上平台及各大超市,以保障居民的生活所需。
湖南天人谷业有限公司也在一周前复工,目前只恢复了1个班组员工的作业,面粉的日产量为120吨左右。由于是全自动生产线,员工只需对设备进行看护和维护,生产全过程几乎与产品无直接接触。尽管如此,企业还是将防护工作做在前面,从1月26日起就启动了员工每日报备制度。负责企业生产、技术、安全方面工作的李丰华告诉我们,休假期间,20余名员工每天向公司报备自己的身体状况和行动轨迹。
齐心协力保生产
湘潭市制造业企业也根据业务的轻重缓急逐步复工。
从事石灰岩开采、加工及销售的企业湖南佰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湘钢冶金溶剂所需的原材料生石灰紧张,提前恢复了部分石灰窑的生产。企业副总经理吴文亮说,再过几天,所有员工将返回工作岗位。他们将在做好安全防护和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逐渐恢复对石灰石的市场供给,确保下游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正常供给。
去年产值达5亿元的利欧集团湖南泵业有限公司,也因紧急生产防洪水泵产品而复工。“我们的水泵生产周期大约是2-3个月,随后产品在目的地安装还需大约半个月时间。”该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杨美介绍,为保证这批防洪水泵产品在汛期前生产、安装完成,2月5日他们组织约40名员工恢复生产。今年该企业全面复工将推迟10余天,加上部分销售人员因疫情无法外出开展工作,企业的生产经营将受到一定影响,但他们将攻坚克难,向5亿元的产值目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