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在行动丨韶山市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工作走笔
中韶电气从洽谈到入园,仅用了15天;长沙雨韶智能产业园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理只花了两天;钰盛科技今年1月建设厂房,目前已顺利生产出第1000支风机叶片……在韶山市,这样的“速度”今年一直在刷新。
项目招商、落地、建设、投产,逐渐提速增效的背后,是营商环境优化的结果,也是政务服务改善的见证。今年以来,韶山市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全方位推进“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也获得了企业和群众的认可。好的营商环境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带动了地方经济的稳健增长。
“一门式”
“走进村便民服务中心,只要抬头一看,就知道怎么办理社保卡业务了,具体办理时限、办理流程一目了然。便民服务员还会递上一杯热茶,给人感觉很暖心。”51岁的村民宋建强,在韶山市杨林乡团田村党群服务中心咨询社保卡业务时,露出了舒畅的笑容。
为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韶山市出台了《政务服务集中办理工作方案》,组织职能部门集中办公,并大力度简政放权,目前,县(市)、乡(镇)、村(社区)三级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率达100%。
截至今年,韶山市政务服务大厅已入驻单位42家,入驻事项1850项,基本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张门”。在韶山市属园区——韶山高新区,要求下放的湘潭市、韶山市社会经济管理权限80大项,目前66大项已经落实到位,企业从投资建设、注册立项到竣工验收,整个周期的相关行政审批事项都可以“一站式”办理。
在乡(镇)、村(社区)两级,按照便民服务体系“三级同标”的标准,今年,韶山市发布了乡(镇)57件公共服务事项,村(社区)45件公共服务事项的目录清单。明确了乡(镇)168件行政权力事项和30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村29件便民服务事项,社区25件便民服务事项,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均可实现集中办理、“三级同办”。
“一次办”
10月5日,当大家还处于国庆长假的“休假模式”时,韶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窗口负责人李奋越已经在办理业务了。原来,韶山聚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通过提前预约服务,几天前就申请了办理登记业务。顾不上休假,李奋越早早来到办事大厅,仔细查看企业资料后,当场出了证,为企业提供了极大便利。
近年来,韶山市全面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进一步精简材料、缩减流程,对法定15个工作日、全省承诺5个工作日办结的企业设立登记,再进行提速,1—3个工作日就可以办结;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其他各类市场主体办理注册登记的,全部能实现“即来即办,当天办结”。对于公章刻制备案、发票申领信息等业务,则实现了同步推送、实时对接,并可在线申请,做到“零纸张、零跑路、零费用”。对于注册地集中的重点项目,部门则组织工作人员上门,提供收集资料、窗口办理、预约送照等“一条龙”服务。这一系列措施的出台,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以干部多跑腿、信息多跑路的方式,换来了群众的少跑腿,甚至一次都不用跑。
对一件事“一次办”感受深刻的,还有韶山高新区的入园企业。“园区的‘闭环审批’真正实现了一门式受理和部门协同办理。为企业节省时间,就是为我们降低成本。”钰盛科技负责人刘文斌表示。
今年来,韶山高新区推行“闭环审批”服务。推行“只找一个人、只进一张门、最多跑一次”和“咨询一口清、受理一表清、流程一单清”闭环审批模式,设立全程代办服务窗口,今年共为入园项目办理各类手续100余项。审批时长较之以往再压缩40%以上,一般性手续办理时限控制在1天以内,真正实现了“企业投资有多快,手续审批就有多快”。
“零距离”
主动上门、预约服务、先行赔付……为满足企业群众事项办理的需求,韶山市创新服务方式,推行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以服务的“零距离”,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
为提供便捷周到的办证服务,韶山市人口与出入境管理大队为辖区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推出了“预约上门”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了办事群众。近日,杨林乡96岁的村民黄大爷身份证丢失,但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无法到派出所办理。大队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驱车前往老人家中为其办理。这一举措让老人感动不已。
为最大限度地调动部门服务积极性,近年来,韶山市积极探索“党建+政务服务”工作,在乡(镇)、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推进映山红党建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并将支部建立在窗口上,实行“三亮、三比、三评”活动,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党小组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各职能部门坚持党建领航,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全面推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和代办服务等,一些群众办事难的现实问题迎刃而解。
韶山是旅游胜地,每年来韶旅游人数众多。为让游客玩得开心、舒心,韶山市提高政务水平,推行“先行赔付”制度,取得了良好效果。近年来,韶山市整合12315等20条公共服务热线,实现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一号响应”,改变了过去政务服务热线“号难记、话难通”的局面。在此基础上,韶山市还以政府基金为基础,设立了赔付经费,在全国各大景区中率先推出“先行赔付”制度,做到了投诉快速反应、快速处理,先行赔付,营造了良好的旅游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