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地,衡阳各中小学“硬核接招”
▲学校抓好每一堂课
2021年的秋季开学,迎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新学期,全国各地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如何让负担减下去,素质提上来,使孩子们成为新政下最大的受益者?衡阳各中小学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育思路,探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路径。
向课堂要质量,让学生在学校“吃饱”
新学期“双减”政策推行后,衡阳市实验小学就“动”了起来。作为该校的校长刘梁生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认为,“双减”要落地,课堂是关键。作为教师必须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优化教学设计。
“赢”在课堂如何实现?“掌舵人”刘梁生早有谋划。他介绍,衡阳市实验小学推行年级组长责任制,由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年级组长,每周不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学习好的教学经验,以此相互促进,整体成长。
具体说来,年级组首先做好整个学期的课时安排计划,对每一位老师负责的具体单元或课时做好分工,做到教学步调一致。教师通过精细的备课、科学的教学技术设备、新颖的课堂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从而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同时,各年级由年级组统筹作业管理,控制作业总量,真正做到“教学进度统一、作业量统一、学生评价标准统一”。
在刘梁生看来,要想给孩子真正减负,学校与家庭还必须同频共振。他介绍,为了不让家长私自给孩子“加料”,学校通过微信给家长讲解宣传“双减”政策,并不定期召开公开课,邀请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培养,让家长多一点理解,多一点沟通,形成和谐、默契的家校关系。
拓展课后服务,在校生活丰富又多彩
9月9日下午5点,雁峰区白沙实验学校的操场上,孩子们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手捧篮球,来回奔跑。教室里不时传出阵阵歌声,在乐器的伴奏下,显得格外动听。
学生作业负担减轻后,如何让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白沙实验学校校长何文清表示,“双减”政策着力体现了课后服务质量和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她介绍,目前,学校已全面推行五个工作日,每天两小时的“5+2”托管服务,并且托管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机关单位正常下班时间,这样既解决家长接送难题也丰富了学生在校生活。
“我们学校在课后托管时间进行了精选内容,学生在完成作业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学习。目前,学校已开设30多个社团课,比如,文学艺术,劳动教育、科学探究、体育健身等,任由孩子们选择。”
何文清坦然,学校课后服务的开展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孩子们能得到更专业的培养,在学校师资力量让孩子们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学校还将整合资源,聘请社会的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加盟,或邀请志愿者、家长团队加入到服务行列,让课后服务的师资得到最大优化。
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让学生不在校外拼时间
在衡阳市雅礼学校,针对出台的“双减”政策,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增强课堂效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同时利用社会实践等课程的开设,让学生乐于创作、勤于动脑,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该校校长陈良根介绍,“双减”最重要的任务是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让学生能在课堂上就获得更多的、更快的成长,不在平常课外去拼时间、拼体力。同时,通过丰富课后选择,让学生能够利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一系列课程的开设,培养他们全面发展。
“只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让学校发挥其教育主阵地作用,家长才能真正做到拒绝校外培训班,才能达到‘双减’的目的。”陈良根表示,按照要求,初中学生每天的作业量不超过90分钟。为给学生作业减负,学校老师将通过讲练结合的形式,使课堂教学的质量与课后练习的效率相互提升促进,并且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增强师生互动,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他介绍,学校要求学科老师强化面批面改,与学生多谈心谈话,对学生当天的任务进行清理、辅导,使每一个孩子尽可能地将所学在学校消化掉了。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丰富延时服务内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目前,“减负增效”的措施在衡阳各大中小学紧锣密鼓地推出。记者相信在用心、用情、用爱成就的有温度教育下,孩子们定能踏实读书,在政策阳光下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