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解读 > 详情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意见》政策解读

  • 发布时间:2018-01-18
  • 来源:湖南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 基础教育处

一、为什么要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意见》?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践行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养成文明旅游行为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育部等11部门出台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等文件都对研学旅行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我省实际,出台了该文件。

二、《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哪些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主要的目标任务是: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建立一套规范管理、责任清晰、多元筹资、保障安全的研学旅行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中小学生广泛参与、活动品质持续提升、组织管理规范有序、基础条件保障有力、安全责任落实到位、文化氛围健康向上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

基本原则包括: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普惠性原则、公益性原则。

三、《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实施意见》有哪些主要内容?

文件从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加强研学旅行课程建设、加强研学旅行基地建设、规范研学旅行组织实施、健全经费筹措机制、建立安全责任体系等6个方面明确了研学旅行工作的具体内容,明确相关的工作要求。文件还要求各地要成立相应研学旅行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要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旅行的评价机制,强化督查评价;要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研学旅行实验区和示范校创建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宣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大作用,为研学旅行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