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工作动态 > 详情

“三举措”打造具有龙山特色的人才工作模式

  • 发布时间:2025-10-24
  • 来源:湘易办APP     

近年来,龙山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扎实推进“人才强县”战略,以“教育大县”为根基、以“龙凤融城”为依托、以“长沙帮扶”为契机,探索出一条具有龙山特色的人才工作新路径。

立足“教育大县”根基,强化“引才+育才”双轨并进。近10年来,龙山县先后有59名学子考入清华、北大,1556名学子考入浙江大学等“985、211”高校。龙山县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狠抓引才育才,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良好质效。筑巢引凤打好引才“组合拳”。坚持把龙山县籍大学生作为主要“才源”,在寒暑假期间积极举办大学生县情调研活动,通过实地参观、政策宣讲、交流座谈等形式,组织他们深入了解龙山文化底蕴、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等情况,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024—2025年,6名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被家乡发展潜力吸引,现场签订了《引才协议书》,打破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连续多年“0引进”记录。2022年以来,共引进64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率逐年上升,较2010—2022年提升了21.56%。培土润苗下好育才“先手棋”。龙山县建有州内唯一一所公办技工学校,并有一所职业技术中学。在技能型人才培育中,着力将过去的“撒网式”育才逐步转型升级为“订单式”育才,先后与“格力电器”等30余家企业建立了“聘用培养一体化”合作关系,开设有电子技术应用、汽车维修、幼儿教育等20余个专业,累计培训技能人才2200余人。如县职业中学与龙山产业开发区企业合作,开设缝纫加工、食品加工技术等特色专业,近三年累计培养各专业技能型人才1500余人,就业率从原先的51.65%增加到85.72%,为县内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立足“龙凤融城”区位,强化“共创+共享”双边协作。龙山县与湖北来凤县一河相隔、数桥相连。2023年8月以来,两县强化跨界联动、机制联建、要素联通,共同创建了“龙凤人才区域协作”新模式。坚持“同心同向”,共创协作平台。按照“目标统一、同向发力、统筹规划、分类实施”的协作共识,共同确定了龙凤人才区域协作的“三大机制”“八项工程”。2023年两县成功举办了“龙凤人才区域协作项目启动仪式”,共同签署了《龙凤人才区域协作2023—2025年框架协议》和8个人才项目协议。2024年两县创新实施了“六共举措”,共同发放“龙凤人才卡”225张,共同动员102家企业组建“龙凤百名商家服务人才联盟”,共同创建“龙凤专家人才工作室”4个,共同创办“龙凤产才融合示范基地”2个,共同开展“龙凤人才活动周”系列活动。坚持“联商联动”,共享人才资源。两县互认各类人才1.2万余名,共同建立了“龙凤人才专家库”。共同打通人才互引“绿色通道”,互相调配紧缺人才33名。共同举办“人才夜市”12场,成功招聘人才820余人,有效纾解了两县企业“用才荒”。共同举办教学交流活动12场次,互派骨干教师授课讲学125人次。共同开展疑难病例会诊活动8次,互派12名医务人员长期到对方进修学习。共同举办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5期,培育高素质农民、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带头人1200余人。共同实施科技项目25个,推广新技术37项,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藤茶、百合等新产品120余个。同时,龙山县申请长沙市51名专家指导来凤百合、柑橘、中药材等产业发展,来凤县申请38名武汉市专家指导龙山藤茶、畜牧养殖等产业发展。

立足“长沙帮扶”契机,强化“输血+造血”双轮驱动。1994年以来,长沙市与龙山县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龙山县紧抓长沙市帮扶契机,主动对接、精准承接,推动“外部输血”不断向“自身造血”转变。双向搭台厚积人才“软实力”。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双向对接机制,每年梳理产业发展、民生服务、乡村振兴等领域人才需求,主动赴长沙市对接高校、医院、企业等单位,推动人才资源精准匹配。长沙市每年选派37名党政人才到龙山县挂职,其中1人挂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2人挂任县直单位副职,17人挂任乡镇班子成员。2023年以来,长沙市已累计选派1520余名教育、卫健、农技等专家人才到龙山县开展“送教送培”和“支医支农”。长沙市 51 所名校与龙山县51所学校实现“校校结对”帮扶,先后选派47名教育专家挂任副校长。同时,龙山县每年选派6名党政人才和200余名教育、医疗、农业等行业专技人才到长沙市挂职锻炼、进修学习。长沙市各区(县)、经开区每年对口接纳龙山县17个乡镇850余名农村实用人才进行实地培训或参观学习。以才促产筑牢发展“硬支撑”。帮助龙山县引回具有本科学历学位以上村干部104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支撑。石牌镇争取长沙市雨花区乡村人才振兴资金,协调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帮助“果乐农业”成功创建“省级博士创新站”1个,实施了百合品种及土壤改良等科技项目;培育香菇企业1家,发展种植大棚125个,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洛塔乡争取长沙市天星区帮扶资金,协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院校专家团队,到龙山县发展锥栗产业3000余亩,成功创建“龙山锥栗”国家级科技小院,培育锥栗种植户110余户,实现亩产收入5500余元,最大程度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作者:中共龙山县委组织部 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