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垣县:“三链”融合 泡出乡村振兴“黄金茶”
近年来,花垣县将茶叶产业确立为引领全县产业转型升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核心“造血”产业,并作为“一特两辅”主导产业重点培育。2025年,全县茶叶可采面积将达到3万亩,干茶产量约29万斤,产值有望突破7000万元。其背后密码,在于“人才链”“资金链”“创新链”的深度贯通与融合赋能。
夯实“人才链”,变人才变量为产业增量
精准选派科技力量。通过组织选派、合作共建、项目引进等多元化渠道,组建了一支由省、州、县三级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构成的10人专家服务团。他们常态化下沉基层一线,精准开展茶叶技术培训,为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参与实施科技项目3个、指导申报各级科技项目10个,创建核心示范茶园120亩、科研茶园76亩。构筑高端技术平台。深度依托中国农科院茶叶所、湖南农业大学、省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技术优势,构建起以刘仲华院士、江用文研究员、包小村研究员等为顾问核心,湖南农大、省茶科所、州茶科所、湘西州湘农大茶产业研究院为技术支撑的强大产业技术体系,2024年湘西州湘农大茶产业研究院获批为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推行统一产业标准。立足本县农业产业发展实践,总结提炼出“五统一”产业发展模式,即“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茶叶品种、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管理模式、统一品牌营销”。该模式有效保障了全县茶叶的整体品质,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激活“资金链”,引金融活水润泽产业沃土
强化政策扶持。连续三年(2023—2025年)出台《花垣县重点农业产业发展方案》,系统制定了贷款贴息、保险补贴、受灾茶园补植、设施建设、茶园培管、品牌建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加大农业人才培育力度,重点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面向乡镇,有针对性地、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业技术分类培训。鼓励产品营销。持经营主体组建专业队伍开展线上线下宣传营销、实体店体验等各类品牌宣传建设。对经营主体在省级行政中心、市州行政中心和县级行政中心开设十八洞黄金茶实体店的,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奖补。延伸产品加工。在扩大名优茶销售渠道的基础上,2025年建成日产2万斤鲜叶大宗茶厂,生产的夏秋茶由湘茶集团保底收购,每亩茶园增收2000元以上。与正山堂集团合作,瞄准中高端市场,开发“十八洞红”高端红茶产品,纯利润率比传统产品高出10倍以上,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
打造“创新链”,促科技之花结产业硕果
深化产学研融合。近四年,花垣县将借力专家资源、培育本土人才作为重点,累计组织茶叶绿色防控、加工、茶艺、评茶等技术培训10批次、634余人次,外派培训18人。目前,全县已有50人获评茶员证书、26人获茶艺师证书、45人获制茶技师证书。
聚焦关键技术攻关。全力参与湘西州“揭榜挂帅”项目“黄金茶氨基酸含量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同步开展了“功能性叶面肥调控湘西黄金茶品质和产量研究”等系列田间与加工试验,发表多篇文章。锻造优势品牌矩阵。推动全县茶业经营主体共享“十八洞村”黄金茶品牌,聚力打造“中国十八洞,世界黄金茶”驰名商标。全县17家经营主体中,5家获绿色食品认证,3家获有机认证,11家获食品生产许可证(SC认证)。其中,五龙农业、七绣农业更荣获全国首批生态低碳茶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