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个人服务
  • 法人服务
  • 部门服务
  • 便民服务
  • 互联网+监督
  • 我的服务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详情

蓝山:政府权力“瘦身” 营商环境提质 创业热情更高

  • 发布时间:2022-12-05
  •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近两年多来,蓝山县抢抓全省县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机遇,纵深推进集中审批、基层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等改革,实现政府权力“瘦身”,营商环境提质,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有效助推蓝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权力瘦身,行政效率更高

以“集中”促“集成”。蓝山县作为全省推行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改革试点县,充分发挥“集中”优势,促“集成”服务。将各政府工作部门的许可职权分离出来,划转到行政审批服务局集中行使,实行“一个印章管审批”。281个行政许可事项和47个关联事项由原来的21个部门审批综合为1个部门审批,由原来分散到77个股室审批集中到4个审批室审批,由原来211名审批人员审批减少到30余名审批人员审批,机构人员的集中,极大地降低了行政成本。

以“清单”明“权责”。蓝山县按照“事项要素明确、办理流程清晰、权限权力严控”的思路,对照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以及湖南省下放的省直管县事项清单,全面梳理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摸清政务服务事项“家底”,做到底子清,权责明,且责任清单全面公开,通过政务公开,减少了权力寻租空间。

以“放权”推“减负”。按照“能放则放、应放尽放、全面下放”的总体要求,全面梳理下放乡镇政务服务事项,将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乡镇有承接能力的许可事项22项,全面下放到镇村两级大厅受理办结,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减轻了镇村群众办事“来回奔波”之苦。

办事便利,营商环境更优

办事成本更低。个人事项“就近办”,镇、村两级政务大厅受理办结事项达158项,直接办结率达97%,全县就近可办率达90%,抛开人力成本不说,光是来回办事交通费用就能为群众年节省百万以上。企业开办全流程涉及的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及员工参保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缴存登记、银行开户预约等六个联办事项组成“一件事”,实行“一次办”,还免费为企业刻制公章,企业开办实现了“零成本”。

办事效率更高。全面精减企业开办环节、材料、时间、费用,提交材料精简到6份以内,办理时间压缩到2个工作日以内,其中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以内,其他各部门同步办理的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以内,办事环节减少率达50%,时限压缩率达80%。比如,奇秀集团从拿地到开工只用了25天,蓝山创品国际智慧物流园一期建设项目立项至施工许可仅用时11个工作日,该项目申请办理用地规划许可和土地不动产登记时仅用了不到6个小时即两证到手。

项目推进更快。以工程项目审批为例,一个建设项目从拿地到开工涉及事项50余项,在实施改革前涉及审批部门19个,实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后,其中的25项由审批局一个审批室办理,涉及的审批部门减少到9个。在项目审批环节,将项目审批分成四个阶段,即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各阶段实行综合受理,并联审批。据统计,社会投资建设的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全流程压缩至32个工作日内,工业投资的和中小型社会投资建设的房屋建筑项目全流程压缩至30个工作日,其他类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全流程压缩至40个工作日内。

准入宽松,创业热情更高

蓝山实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后,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将集中许可的体制机制优势进一步深化应用,创新推出的涉企经营“一照通”改革和承诺制应用改革,让市场准入更宽松。比如,在落实省委省政府“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中,涉及“我要开店”的事项78件,除了市场主体登记外,涉及多个许可事项的有38件,在蓝山均能实现一次申请、一次办结。

承诺制的广泛应用,场地证明及其他证明材料一纸承诺书即可搞定,对有现场要求的实行“先证后核”,先核发许可证,在承诺时限内现场核查,符合要求即可营业,实现了“拿照即开业”,“准入即准营”。以开办超市为例,当事人只需在行政审批局商事登记综合窗口一次申请,材料一次提供,审批人员在后台并联审批,2个工作日即可办结、出证,而当事人只需签订一份承诺书,即可开门营业。

准入宽松后,群众创业热情更高,从2020年1月1日行政审批局独立行使集中行政许可权以来,核发了营业执照14653张,市场主体净增7234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