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湘潭丨把监督挺在防疫和复工复产第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市纪检监察机关把群众反映的涉疫信访举报,作为加强疫情防控监督的重要线索来源,坚持靠前监督、主动迎战,以群众热切关心和亟需解决的具体问题为切入点,推动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化解防控风险隐患,回应群众关心期盼。
以快处快结为“关键点”
建立联防联控快处机制
2月15日14时许,市纪委市监委收到群众电话举报称,岳塘区建设路口一地下商业街仍在营业,且消毒措施不到位。收到举报后,市纪委信访室马上转办驻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经过层层接力,多部门配合,不到1个小时,即查明该地下商业街确实存在违规营业情况,并立马对其关停处理。
这是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信访举报快处快结的一个缩影。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时设立并公布了举报电话,24小时轮流值守,建立“市纪委统筹、分级负责、齐抓共管”的信访举报工作责任体系;按照“当天接收、当天交办、当天办理、当天反馈”的要求快速处理;市纪委信访室建立涉疫举报专项台账,对全市涉疫举报受理、办理、办结、反馈工作进行动态管理,确保每日“清零”。
以群众关切为“出发点”
及时纾困和回应
解“事结”化“心结”,一直是我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秉承的宗旨,在疫情防控期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将回应群众的关切作为高质量办理信访举报的标准。
“你好,是昭山示范区纪工委吗?我反映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谢谢你们,你们在工作中也要注意做好防护。”2月4日,昭山示范区纪工委接到这样一个感谢电话。
原来,家住昭山示范区的王先生得知邻居一家从疫源地回来,怕存在新冠肺炎的传染风险,于是向纪检监察机关举报。收到举报后,区纪工委立即对该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办,对该户主进行了政策、法律知识宣传,并要求其做好自我隔离。同时,建立了24小时全方位值守和监测制度,增加该单元公共区域的消毒次数,向每户赠送了消毒液和防护用品。
扎实的防控措施,使悬在居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于是王先生再次拨打电话表示感谢。
以监督效果为“落脚点”
强化整改和问责
2月8日,岳塘区中洲路街道栗塘社区内4家企业提交了复产申请报备,但因疫情防控工作机制未建立等原因,无一家达到复产“六个必须”标准。为帮助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栗塘社区党总支书记楚玉兰主动联系辖区志愿服务队帮助和指导企业做好复工复产准备工作,并为企业提供各口罩供应药店地址及供应时间表,帮助企业畅通物资保障渠道。
在社区助力下,辖区企业陆续通过申请报备、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截至目前,已有10家企业达标顺利复工复产。
然而,早在2月1日,栗塘社区还因群众举报疫情防控不力,党总支书记楚玉兰受到提醒谈话,社区副主任、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人李建受到诫勉谈话。但是问责和通报不是终点,警醒和压实责任才是目的。通报之后,栗塘社区的干部全身心投入战“疫”和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才有了上述故事的发生。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全市共收到涉疫举报125件,办结125件,经查属实或部分属实的70件,反馈率100%,满意率99.9%,问责30人,通报典型案例14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