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青年:青春在战“疫”中闪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不乏青年人的身影。他们是“90后”“95后”,甚至是“00后”。他们用担当实干为青春增色,为战“疫”贡献青春力量。
一线护士丁尧 :“22岁的我成了一名医护人员,换我来守护你们”
“2003年‘非典’,我6岁;2013年H7N9禽流感,我16岁,2015年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我18岁,幸得世界护我周全!今年新冠肺炎,22岁的我成为了一名医护人员,换我来守护大家!” 市中心医院传染病院区(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年轻护士丁尧如是说。1997年出生的她,是湘潭市新冠肺炎疫情救治“主战场”上最年轻的“白衣战士”。
2019年10月,丁尧入职市中心医院,被分配到传染病院区。她也没有想到,参加工作不到四个月,便迎来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大考”、第一场“硬仗”。
“当新闻里出现新冠肺炎报道时,科室里的前辈、专家们嗅到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大家心照不宣:‘公卫人’有一场硬仗要打。”丁尧说。
战“疫”打响后,丁尧和同事们迅速投入战斗。和平常工作不同,这次救治过程中必须穿上防护服。丁尧第一次穿上厚重防护服的瞬间就缺氧了,10秒不到,护目镜全部是雾气。后来,她慢慢地习惯了。为了节约防护服、减少进去次数,她进入“红区”前几乎不喝水,在里面一待就是6到8个小时。出来的时候,工作服全部湿透,脸、鼻子也因长时间佩戴口罩而压出印记。“但脱掉衣服的那一刻,我感觉全世界都是自己的!”小姑娘打趣地说。
“工作之前,除了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我几乎是一个临床‘小白’,面对未知的疫情,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担心。”丁尧说,“但对战胜疫情,我也很有信心。因为救治工作正式开始前我们已经反复接受培训,又有各位前辈领路,有各学科众多专家支援,还有社会各界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关心、支持,我并不孤独。”
基层干部林滔涛、曾梦漪夫妇:“春暖花开时,再举杯同庆”
“亲爱的梦漪同志:似乎是职业习惯的原因,我们之间已经习惯了‘同志’的称呼……这个春节是我们领证后的第一个春节,为了筹备婚礼,我们特意回到宁波老家。本以为假期美滋滋地开始了,却在第二天听闻疫情爆发,随后看到微信工作群里党员干部都行动起来。我们俩眼神一对视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没有任何迟疑,决定回程!其实我也不舍得爸妈,一年下来跟他们相处的时间屈指可数。但我们都是党员,入党的时候不是说好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吗?”
这是雨湖区林滔涛写给妻子曾梦漪的一封”家书“。他们两人都出生于1992年,林滔涛在雨湖区团委工作,曾梦漪在姜畲镇。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这对本在老家开开心心筹备婚礼的小两口,迅速从宁波赶到湘潭,返回工作岗位。
“党有号召,团有行动”,作为基层团干的林滔涛迅速组织动员青年团员投入疫情防控工作,组建青年突击队一线冲锋、引导青年企业家捐赠爱心、发动青年志愿者提供精准服务。在乡镇工作的曾梦漪更是在一线战斗,一个月来,每天都是早出晚归:参加部署会、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两个作用”、指导联点村疫情防控、宣传一线人员抗击疫情先进事迹……每天的工作满满当当。下班后,他们还会一起交流工作心得:新闻宣传谁上的稿多?“姜畲镇党旗飘扬”活动疫情期间应该如何开展?“共青团发动三支队伍”如何在防控中发挥作用?……他们是甜蜜的小夫妻,更是战“役”场上的“亲密战友”。
“虽然婚礼延期了,但是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一个最满意的婚礼!”林滔涛向妻子承诺。“没事儿。等这场战役过去,春暖花开时,再举杯同庆!”曾梦漪说。
驻企防疫联络员严超:“帮助企业做到力所能及的事,值!”
早上8点30分,是湖南鑫聚利机械有限公司员工上班的时间。但每天早上8点,公司的“编外员工”严超就会到岗。他要赶在员工上班前,协助企业做好体温测量、消毒等各项防疫措施的准备工作,守好企业防疫第一道关卡。
今年29岁的严超是湘潭县委组织部干部,已经驻企半个多月。2月12日,严超接到这项工作任务时,心里还有点犯嘀咕:个人和家庭防护知识还是有所掌握的,但要为企业复工复产做防疫联络工作,还是没有把握。
但疫情就是命令,严超连夜找来相关资料,认真参加驻企前的培训,迅速给自己充电,掌握企业复产复工疫情防控知识和有关工作要求。“没办法,这是战‘疫’,我们必须以‘战时’效率,尽快进入‘战斗状态’。” 严超说。
协助企业进行一日两次消毒、对员工进行两次体温检查、向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企业防疫情况……除了这些常规工作,严超还要协调解决企业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早段时间企业存量口罩不足且找不到购买渠道,严超联系园区,向企业免费提供了500个口罩;企业遇到了资金短缺的问题,他将企业的情况向上反映,也将上面的政策及时传达,目前,企业融资问题正在协调解决中。
企业员工多,人员结构复杂,如何才能最大程度上堵住漏洞呢?严超又借鉴了自己所在单位的做法,建立了“员工及家属健康情况日报制度”,进行动态监测,做到“心中有数”。
“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状况等着我们去协调解决,说不累,是假的。”严超坦言,“但我们能为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提供点帮助,是应该的,也很值得。我们年轻干部也应该到防控一线去锻炼、成长。”
大学生志愿者梁婕:“‘00后’已经长大,我们也能作出自己的贡献!”
战“疫”场上,有不少青年志愿者主动服务疫情防控工作。梁婕就是其中一位。
2001年出生的梁婕是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的大一学生,成为“白衣天使”,一直是她的理想。
“作为一名学医的大学生,疫情一来,我总有一种‘责无旁贷’的使命感。但我毕竟还没毕业,不能去救治一线支援。我能做些什么呢?”梁婕思考着。
大学期间,梁婕便主动报名加入了莲城志愿者协会,成为一名志愿者,后来还成为协会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受疫情影响,大学延迟开学,梁婕有了更多的时间做志愿服务工作。
《病疫无情人有情——莲城人用爱点燃希望》《共克时艰显本色 ,真情帮扶暖人心》《防疫进行时!莲城志愿者在行动》《志愿者便民服务·学习篇》……疫情期间,作为负责协会宣传工作的志愿者,梁婕负责编辑协会微信公众号,推文从不“断更”。她也结合所学,查阅疫情防控相关资料,推送了疫情防控相关知识。
前不久,协会号召志愿者们为抗疫一线捐款,梁婕从生活费里省出100元。“今年过年不能串门,压岁钱少了,囊中羞涩啊。但我还是想尽点心意!”梁婕打趣地说。
梁婕说,“我们‘00后’也已经长大了,我们不仅可以照顾好自己,也能力所能及地帮助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