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国家卫健委推介,湘潭新冠肺炎联防联控平台有“大智慧”
打开微信搜索“湘潭智慧健康”微信公众号,在“疫情防控”子菜单,选中“电子健康卡”,输入姓名、身份证等相关信息,郭先生顺利领到了一张“电子健康卡”。“是绿码,证明我目前很安全!”3月13日,在手机上看到健康卡后,市民郭先生高兴地表示,他马上可以回单位复工了。
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湘潭在全省率先推出“湘潭健康码”服务,依据省卫健委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可判断个人身处环境的不同等级和暴露风险,通过红黄绿三色码识别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类人群,为企业和个人提供防控参考。3月10日,国家卫健委规信司发文推介一批省市有关信息化支撑疫情防控工作的典型做法,湘潭市作为唯一地市级市州获推介。
“自从有了防疫物资管理平台后,我们不用再从繁多的报表中翻找数据,只要键入几个关键词,要查找的数据就一目了然。”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组物资管理员李莎莎在电脑前演示,在防控物资出库记录表中选取“中心医院”和“社会捐赠”几个关键词,防控疫情期间的所有数据都显示出来,一清二楚,甚至可以溯源到捐赠单位或个人。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湘潭市卫健部门仅用7天时间,就搭建起了湘潭市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智慧平台,平台分为疫情填报、物资管理、统计管理和网上问诊四大部分。
除了物资管理系统外,疫情填报系统能精准掌握全市四类涉疫源地人员数据、密切接触者数据、医疗救治数据、120转运数据,在借助空间地理、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精准化、实时化、可视化数据分析。
统计管理平台梳理和汇总了当前省市县各级的直报表格和数据,在已经填报的数据和字段的基础上,系统根据不同业务需要自动生成相应的报表,避免基层工作人员重复收集、填报表格,为基层工作人员减负提效。
“一方面可以为患者解除担忧,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患者来医院就诊交叉感染的隐患。”通过视频,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主治医师沈伟顺利地诊断了一位患者因为感冒导致咳嗽的病症,这得益于网上问诊平台的建立。登陆“湘潭智慧健康”平台点击“疫情问诊”,市民就可预约湘潭10家公立医院的260名专家,为自己和家人免费看诊,包括了中医防治、心理咨询、发热门诊、消化内科等多个类别。疫情期间以来,这批专家为市民提供“一对一”服务,已成功完成网上问诊2000余次。
“这次信息化支撑疫情防控得到国家卫健委推荐,首先得益于市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了信息化建设平台的建设,7天时间就搭建好了‘湘潭市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智慧平台’。”市卫健委副主任、市计生协常务副会长杨孜介绍,湘潭市是湖南省首批“互联网+医疗健康”的试点示范城市,有着很好的基础和平台。借此之势,湘潭市卫健部门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坚持信息化服务于人民群众需求、政策决策需求和基层干部的工作需求,积累了经验,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