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瑶镇加强自然资源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解读
为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违规行为,严守耕地保护和生态红线,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市人民政府《关于坚决遏制农地非农法、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的通知》(浏政发 〔2019〕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镇实际,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健全机构,加强领导
成立大瑶镇自然资源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潘定一
副组长:雷 健(常务) 肖长春 林健美 刘凤娥 刘敏中 钟圣家 陈和龙 周意平 杨 志 钟 美 危建红 左春林 刘华杰 李永强 孔爱国 孔志强 刘 念
成员:国土资源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综合行政执法局、派出所、供电所、农业农村办公室等单位负责人和各村(社区)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大瑶国土资源所。
二、明确主体,落实责任
(一)主要领导对本管辖区域内的耕地保护、自然资源网格化管理工作负总责,主管领导是第一责任人。
(二)国土资源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实行联合执法,共同承担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的动态巡查、查处整改工作。
(三)村(社区)负责做好本村(社区)自然资源管理和监管工作。主职干部对本村(社区)的自然资源网格化管理工作负总责,各村(社区)要明确一名村(居)支两委成员担任自然资源网格化管理专干,具体负责自然资源网格化管理工作。全体村(居)支两委实行分片包干负责,并建立村(社区)干部联小区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四)各职能部门:在打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的执法中,行政执法、公安、工商、电力、供水等部门在验证、违法行为认定、调阅资料、维持秩序、暂扣证照、断电、停水等方面予以配合。
(五)联村领导、联村办公室、联村组长:协助安排部署所联系村(社区)的自然资源网格化管理工作,联村队长具体指导。各联村办公室要协助所联系村(社区)开展排查、打击,并对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和汇总上报。
三、加强巡查,严查快处
(一)明确管控重点
基本农田保护区、城乡规划区、各类开发区(园区)建设用地范围、规划控制区、线型工程、重要河流禁止建设区和水源保护区等区域是管控新增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重点区域。
(二)分片包干、严肃问责
1.明确巡查责任。建立以国土资源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综合行政执法局、农业农村办公室等部门为主、各村(社区)配合的自然资源动态巡查机制,分片包干到人。
动态巡查责任人要对责任区域定期开展动态巡查,建立动态巡查登记台账。各巡查区域的巡查次数每周不少于2次,法定节假日内要安排人员值班,做到巡查不间断,每次巡查必须在连续时间内覆盖全部责任区域。
2.健全报告制度。动态巡查责任人要在发现违法用地行为的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对受到阻力和干扰而难以制止,以及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违法用地行为,必须在发现当日向主管领导报告。
3.建立举报监督机制。镇政府设立公开举报电话(电话号码: 0731-83800305),鼓励广大群众积极举报自然资源违法行为。
4.建立责任追究和奖励机制。各站、办、所动态巡查责任人未落实巡查责任,对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动态巡查在发现、制止、报告等环节出现失职渎职行为的,即时开展警示约谈和启动问责。村(社区)级动态巡查责任人对责任范围内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未及时发现、制止报告,支持、纵容破坏耕地、农地非农化违法建设行为,或不配合制止和查处的,依法严肃处理。
村(社区)组织开展动态巡查工作,网格化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对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制止、报告,并实施有效控制,网格化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对表现突出的村、社区给予相应资金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