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好故事】用心尽情铸服务精品
用心尽情铸服务精品
我想跟大家分享这样一个故事。去年,海口的一位女企业家、政协委员在一次政协大会上谈海口与深圳的政务服务对比 :“权利的傲慢”与“五星级的服务”,在网上引发热议,她分别讲述了在海口和深圳注册公司时所受到的不同对待,让人不禁感概:政务服务当如春风吹拂,沁人心脾,让人暖心。
一滴水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片叶可以预见春天的明媚。我们每个政务人就是这样的一滴水、这样的一片叶,代表着政府机关在公众面前的整体形象,传递着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架通着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在窗口的每一天,我们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都在用心锤炼自己的为民情怀。
说到这,我不禁想起了我们党群政务服务中心的熊艳飞。她是2016年开始从事窗口服务工作,五年来一直奋战在政务服务一线,为群众办理生育证、老年人优待证等,可以说是我们镇政务服务的“老革命”。大家都知道,办理生育证遇到的问题困难常常会较多,尤其是户口在外地的再婚人员需要办理生育证需要离婚证和离婚协议等资料。她就遇到过这类情况,对方一家老小到政府扯皮,吵得面红耳赤,家里老人也在大厅哭闹。她极力安抚对方的情绪,耐心解释,提供相关规定要求,说明利害关系。为了让群众顺利拿到生育证,熊艳飞还亲自上门收集佐证资料,走访左邻右舍了解情况,手把手教对方写出情况说明,最终顺利帮她办下了生育证。在我们乡镇政务大厅共有6名窗口工作人员,其实每一个政务人也都如她一般,多年如一日的为群众提供“暖心服务”,让前来办事的群众纷纷“点赞”。
为了更好地传递为民服务的理念,我们还在政务大厅设置了雷锋志愿服务岗。执勤当天,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带上志红袖章,在大厅进行引导和接待,让群众带着疑问来,带着微笑去。刘波更是志愿服务者中的佼佼者,记得前年5月的一天,淅淅沥沥的小雨与政务大厅来来往往的脚步似乎在宣告着大厅的忙碌。九峰村的刘嗲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来到大厅办理老年人优待证,部队转业的刘波在大厅看到门口的刘嗲,一个箭步迎过去搀扶着他到大厅休息区休息,接过他手中的资料前往窗口代为办好了老年证,并坚持送刘嗲到了公交车站。从此,“刘雷锋”的名号也在政府传开了。
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好政务服务工作的前提就是要求我们工作人员精通业务。于是,在我们大厅,工作人员都会比上班时间提前10分钟,消化前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精心做好当天工作的安排,一到上班时间就能够立刻进入角色,快速办理业务。去年,我省推出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各村民服务中心成为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的前沿阵地,然而便民服务员的业务能力素养却是参差不齐。为此,我们采取“师带徒”的方式,要求各村(社区)的便民服务员到乡镇政务大厅轮流进行为期一周的跟班学习。这不,在我们大厅就可以看到陈组长每天都是边办业务边培训,手把手教会前来学习的每一位便民服务员,跑步上厕所已经习以为常。以前难免有点小性子的陈组长表示:在大厅工作这段时间,经常看到的是急切的群众和年迈的老人,都挺不容易,现在感觉自己的脾气都变得好多了。
当下全党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学党史不仅在于知,更在于行。在直面群众的窗口,要做到学史力行,就应该在提升自身修养上走在前列,在岗位履职尽责上大显身手,在为群众办实事上尽心竭力,用心尽情铸服务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