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企业选址布局、规划设计以及与重要场所、设施、区域的距离应当符合要求:(二)企业的厂房、作业场所、储存设施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应当符合要求:(三) 企业应当有相应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四) 企业应当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 ),对本企业的生产、储存和使用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 对已确定为重大危险源的生产和储存设施,应当执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五)企业应当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六) 企业应当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每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与职务、岗位相匹配。 (七) 企业应当根据化工工艺、装置、设施等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下列主要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安全生产例会等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2、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3、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4、安全培训教育制度; 5、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制度; 6、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7、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8、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 9、变更管理制度; 10、应急管理制度; 11、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重大事件管理制度; 12、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管理制度; 13、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14、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吊装、高处、盲板抽堵、动土、断路、设备检维修等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16、职业健康相关管理制度; 17、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维护管理制度; 18、承包商管理制度; 19、安全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 (八)企业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辅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操作安全规程。 (九) 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其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依法参加安全生产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 安全合格证 书。 企业分管安全负责人、分管生产负责人、分管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一定的化工专业知识或者相应的专业学历,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国民教育化工化学类(或安全工程)中等职业教育以上学历或者化工化学类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企业应当有危险物品安全类注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依照《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书。 本条第一、二、四款规定以外的其他从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 (十)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提取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费用,并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十一) 企业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十二)企业应当依法委托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评价,并按照安全评价报告的意见对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进行整改。 (十三)企业应当依法进行危险化学品登记,为用户提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并在危险化学品包装(包括外包装件)上粘贴或者拴挂与包装内危险化学品相符的化学品安全标签。 (十四)企业应当符合下列应急管理要求: 1、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2、建立应急救援组织,规模较小的企业可以不建立应急救援组织,但应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3、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生产、储存和使用氯气、氨气、光气、硫化氢等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企业,除符合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外,还应当配备至少两套以上全封闭防化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还应当设立气体防护站(组)。